10月28日,由省文联、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主办的辽宁省第十届大学生戏剧节展演沈阳工学院专场,在我校图书馆礼堂举办。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田剑峰,中国剧协理论评论专委会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郑永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大连话剧团团长于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李铭,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副教授、一级演员邵迎华,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振国担任大赛评委。校党委书记胡晓梅,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永昌出席活动。我校教师代表与2025级学生代表千余人共同观看演出。
此次专场展演的核心剧目《光照千秋》,是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排演的首部抗联题材原创话剧。该剧不仅是学校诠释红色文化的舞台实践,更是表演学科聚焦思政引领、助力辽宁高校做深做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求真探索。该剧凭借对东北人民奋斗抗战历史底蕴的深度挖掘,以及精湛的艺术表达与强烈的舞台张力,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成功入选本届大学生戏剧节。
创研团队始终秉持“尊重历史、精益求精”原则,从抗联历史资料考据、人物原型塑造,到剧本情节编排、舞台节奏把控,对每个环节反复推敲打磨。核心主创李智敏老师以 “还原历史真实、传递红色精神” 为创作核心,深度参与剧目从剧本打磨到舞台呈现的全流程。剧中,既通过细腻台词与饱满情感展现抗联战士的家国情怀,又以张弛有度的节奏设计避免历史题材的沉闷感,让红色故事在传统话剧基础上实现创新表达,精准引发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
《光照千秋》不仅是一部高质量舞台艺术作品,更通过舞台艺术打造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思政课。在思政教学中,该剧打破 “课堂讲授” 的传统框架,构建起 “观剧 + 研讨 + 实践” 的立体化思政教育模式。思政教师结合剧目剧情,在课堂上解析东北抗联历史背景与革命精神内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抗联精神如何映照当代青年责任”,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让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艺术感染中落地生根。
未来,学院将以《光照千秋》为纽带,让抗联精神在高水平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向全省高校充分展现沈工在红色教育、艺术研创方面的求索精神,以及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的特色路径。
(撰稿/艺术与传媒学院 图片/王十 乔宇轩 李赫然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