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上海盛大启幕。作为中国工业发展前沿与全球智能制造趋势的国家级盛会,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创新技术与专家学者。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吸引美、德、日、法等28国近3000家企业参展,规模水平实现历史之最。会议期间,我校深度参与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举办的“新匠星”卓越工程师订单班宣讲会,并与库卡签署新一轮合作培养协议,标志着双方的校企合作进入体系化、规模化新阶段。我校董事长王兆宝、校长李康举、机械学院院长巩亚东,库卡中国教育行业部长陈宏出席活动。
宣讲会上,李康举以《携手库卡,共育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人才》为题作主旨报告,系统介绍了我校与库卡自2019年开启的合作历程。他指出,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对机器人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双方共建库卡授权工业机器人学院,打造出集教学、实训、研发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培训平台。该平台涵盖维修、汽车、重载、3C轻中载及移动机器人等多个实操区域,同步引入KUKA标准培训模块、学习型工厂和数字孪生技术,显著提升了实践教学条件。
在师资赋能方面,依托库卡先进的技术培训体系,我校已有64名教师完成初级培训、7名教师通过中级认证,不仅掌握了工业机器人仿真、编程与自动化产线运维等核心技能,更开发出“机器人拆装实训”“产线模拟调试”等10余项企业级实践教学模块,有效促进了课堂与产业前沿的接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与实践双重支撑。
作为双方合作的核心载体,“新匠星”卓越工程师订单班创新构建“共定方案、共建课程、共组教学、共评质量”的“五共”深度融合机制。该机制以企业真实项目为驱动,将库卡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和最新行业标准全面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从基础操作到系统集成、从仿真设计到实战调试的多层次能力培养路径,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截至目前,库卡订单班已成功开办三批,累计培养学生205名。企业工程师常态化进课堂授课,学生则通过进入库卡公司及生态企业开展跟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实现“教室-实验室-工厂”场景无缝衔接。据统计,已有150余名学生进入库卡及其生态圈企业实习,32名毕业生凭借扎实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成功入职库卡中国,高质量就业成效显著。
此次工博会之行,不仅集中展示了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果,更进一步巩固并拓展了与库卡公司的战略合作。双方明确将在“AI+机器人”智能体建设、双语教学资源开发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向深化探索,推动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未来,我校将继续强化与库卡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联动,整合机械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学科优势,持续优化“校企协同、项目贯穿、能力递进”的订单班育人模式,全力打造“课堂—实验室—工厂”无缝衔接的教育新生态,为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与服务制造业全球化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撰稿/教务处 图片/教务处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