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备一节高数课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平台自动生成教案和练习题,省下的时间能专门盯学生薄弱点。9月8日上午,我校的高数课教室里,数学老师们轻点鼠标,智慧教学平台围绕老师指定的知识点弹出习题,学生们通过终端提交答案。这堂“会思考”的高数课,标志着学校自主研发的智慧教学平台正式投用,首门高等数学课程也完成建设落地,把AI搬进了日常课堂,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
课堂现场:老师“点一点”,练习题“量身定制”
走进高数课堂,没有埋头发习题卷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上由AI加持的智慧教学平台。老师们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在平台上输入相关关键词,系统就会快速生成不同梯度的练习题,覆盖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你看,这个平台的课堂互动性特别好,反应也特别快。针对课上的知识点可以快速生成练习题,特别方便。这些题都是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的,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刘晶晶老师说。
师生都夸:这平台解决了“大问题”
对老师来说,这平台就是非常好的教学帮手。刘晶晶坦言,以前找拓展资料、整理学生成绩要花大量时间,现在有了平台的助力,节省了不少时间。平台可以课前生成教案和PPT大纲、推荐视频资源,未来还能批改作业、统计成绩,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怎么教好上,而不是怎么准备。
学生的体验也很直观,“知识图谱”功能对于学生来说特别实用。通过知识图谱可以构建知识框架,串联起所学的知识,一下子就清晰了。遇到疑问时,“课程导师”功能的互动问答能即时解惑,课前还能通过平台预习知识点,再也不用抱着厚重的教材啃。
目前平台已上线三大核心功能:课程学习(含知识点、练习题、趣味内容)、课程导师(实时答疑)、知识图谱(构建知识框架),覆盖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拓展全流程。
“硬核支撑”:AI算力让教育更“聪明”
这款智慧教学平台能这么好用,离不开学校数字化转型的硬核底座——今年4月,我校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基于昇腾平台的“智擎・深空”AI算力中心,还成为全国首批本地部署deepseek的高校。
依托华为昇腾AI服务器的强大算力,平台能分析视频、习题、答疑记录等多模态数据,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荐:给基础弱的学生推基础题和讲解视频,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推拓展内容;给老师推精准的学情报告,比如“哪个知识点错误率高”“哪些学生需要重点关注”。
我们要建的不只是上课工具,而是连接学生、老师、管理者的综合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能构建学生画像和教师画像,形成教学相长的闭环;管理者能通过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练、考、评、管、服一体化,打造智慧教育标杆。
未来可期:年底算力升级到100P!
好消息还在后面,学校计划年底前建成新一代智能机房,把“智擎・深空”算力中心的总算力提升到100P。算力升级不是数字的增加,而是让AI能更深地融入教学。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平台的功能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将实现学校所有课程的全面接入,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育,让老师精准教、学生高效学成为常态。
从一节“开挂”的高数课,到整个教学生态的升级,我校正用AI和数字化,给教育装上“新引擎”。下次路过高数教室,就能看到学生们围着屏幕讨论,老师用数据“精准把脉”的场景。这,就是智慧教育的样子!
(撰稿/基础课部 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中心 图片/关添亓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