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人才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第三批建设单位,我校受邀参与盛会,校长李康举代表学校出席论坛并参与团签仪式。参加此次活动标志着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国际化与产教深度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数字人才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数十家国内外职业高校,以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化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等校企合作单位。与会专家聚焦“友好、发展、多元、绿色、安全”五大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人才生态的共建路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会议上,作了关于“适应数字技术赋能培养支撑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题报告。强调数字人才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需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
在论坛的团签仪式上,校长李康举与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威海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知名职业高校,共同与华为等企业签署了“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意向建设单位”,为今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指明了方向,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作为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高校,我校已与华为共建华为-沈工现代产业学院,引入华为ICT学院认证体系,开发出数通、大数据、鸿蒙等多门实践性课程。此次团签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发展,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校企合作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专业+产业学院+实践基地”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去年以来,我校与华为、美的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19个现代产业学院、24个实践教学中心,以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构建起“实景、实战、实训”三位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华为-沈工现代产业学院涵盖华为数通、5G、大模型大数据、鸿蒙、昇腾、鲲鹏等六大技术方向。16位华为金牌讲师驻场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展“双师授课”,“认知-实践-创新”三级培养体系让学生从认知到应用递进式提升,最终具备“即来即用”的专业能力。
随着“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校正以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支点,撬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将通过“引企入教”培养技术技能精英,通过“教随产出”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最终建成东北地区数字人才国际化培养的示范基地。
此次北京之行的签约,我校不仅展示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更在全球数字人才生态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国际合作网络的持续拓展,我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正式融入全球数字人才培养网络。学校将依托华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标准互认、课程共建、学分互换等深度合作。
(撰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图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校对/张倩 审核/曲艺)
